8月2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鄭州舉辦知識產權新聞發布會,介紹知識產權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服務中部地區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相關舉措和工作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 郭雯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知識產權局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在中原城市河南鄭州舉辦,邀請中部地區六省知識產權局負責同志出席,重點向大家介紹知識產權助力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的進展情況。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發布會的各位嘉賓,他們是山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武小勤先生、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程胤先生、江西省知識產權局二級巡視員王小慶先生、河南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劉懷章先生、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程浩先生、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吳峰先生。我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下面,我先結合發布會主題,向大家做一個簡要介紹。
中部地區連接東西、貫通南北,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廣闊的市場潛力。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制度和政策體系。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支持中部地區立足“三基地”“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全方位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積極助力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取得積極進展。截至今年6月,中部地區有效發明專利量已達61.8萬件,同比增長19.0%;有效注冊商標量達704.4萬件,同比增長11.0%;累計認定地理標志產品543個,批準以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1397件,地理標志總量約占全國的1/5。我們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有力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按照“一省一策”的原則,建立知識產權強省共建機制,支持中部地區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地理標志特色產業,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目前已支持中部地區31個城市、64個縣(區)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強縣建設,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2119家,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4個、試點園區13個,助力提升區域創新水平,促進整個中部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支持合肥、鄭州、武漢、長沙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在中部地區建設13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5家快速維權中心。今年上半年,這些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共受理知識產權維權案件3136件,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積極推進專利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安徽打出行政裁決制度建設組合拳,湖北構建四位一體行政裁決政策協同機制相關經驗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司法部聯合推介。
三是大力強化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持續提升知識產權使用效益。指導各省扎實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出臺存量專利盤活、知識產權助力中小企業成長、重點產業強鏈增效等多項配套文件,積極開展校企對接活動,支持中小企業和重點產業創新發展。截至目前,中部地區已基本完成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點工作,約9.4萬件發明專利進入可轉化專利資源庫并面向中小企業匹配推送。加大知識產權金融工作力度,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區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438.4億元,同比增長60.4%,其中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3394家,同比增長53.9%。
四是持續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著力提高重點產業核心競爭力。建成7家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和53家地市級綜合服務機構,開展有針對性的專利信息分析導航等活動。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中部地區11家單位免費提供知識產權標準化數據,支持建設自主可控國產知識產權數據庫。推進稀土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光電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平臺建設,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武漢東湖高新區等3個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優化升級,營造良好知識產權服務業生態。我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湖北中心積極謀劃,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協助開展盾構機、分子育種、激光器、存儲器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攻關,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五是大力加強地理標志保護運用,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指導中部地區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支持建設25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推進8個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實施,發展地理標志特色產業。山西出臺老陳醋保護條例,安徽連續6年開展春茶地理標志專項行動,江西贛南茶油等地理標志產品入選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河南建立鈞瓷地理標志保護和監管體系,湖北加快建設蘄艾、京山橋米等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湖南瀏陽花炮等地理標志產品列入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名錄。2023年,中部地區地理標志直接年產值達2395.2億元,約占全國的1/4,有效激發了區域經濟發展潛力。
中部地區各省知識產權局也加強協同聯動,通過建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機制,聯合舉辦中部六省高價值專利大賽、地理標志品牌培育創新大賽等多種形式交流合作,加速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共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下面,我們愿圍繞有關工作回答大家的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一下所屬媒體。
新華社記者
創新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我們注意到,近年來安徽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快建設創新型知識產權強省取得明顯成效。請具體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局長 程胤
謝謝你的提問。也感謝你對安徽知識產權工作的關注。近年來安徽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扎實部署謀劃相關工作,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在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得分逐年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連續7年穩步提高。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一是高規格謀劃部署。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年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列入重大工程、重大改革事項,按期進行調度,壓緊壓實知識產權保護責任。
二是健全完善保護體系。高標準建成安徽省和合肥市兩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擴大了快保護覆蓋領域和地域,建成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組織258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143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45個,知識產權海外糾紛應對指導機構17個,豐富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供給。
三是采取有力保護舉措。連續三年開展專利、商標、地理標志行政保護專項行動,形成了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探索“行政裁決+行政調解+司法確認”一站式糾紛化解,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司法部評定為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試點優秀單位,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建設1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帶動引領全省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水平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一是大力實施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健全知識產權法規政策,優化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布局,完善基層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機制。二是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打造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治理數字化水平。三是做好內外資企業知識產權訴求收集處理,及時回應各類創新主體知識產權保護關切,助力實現更高質量的“走出去”和“引進來”。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央視記者
據了解,今年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幫扶湖南桑植30年。有報道稱桑植兩片葉子富了一個縣。能否以桑植為例,介紹一下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積極進展?
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吳峰
謝謝你的提問。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30年幫扶桑植,在農業產業、基礎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職能優勢,有效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出地理標志興農富農的“桑植樣本”。目前,桑植縣獲批籌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擁有8件地理標志,地理標志生產企業100余家,年產值13億元,幫助4.5萬余農戶增收8億多元。這位記者提到的兩片葉子,一片是“桑植白茶”,年產5100噸,產值6.85億元;另一片是“桑植粽葉”,年產量1.95萬噸,產值2.93億元,銷量占全國市場的80%以上。
近年來,湖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在“桑植樣本”的激勵帶動下,強化地理標志品牌培育、保護運用、示范引領和提質增效,持續賦能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目前,湖南全省共有地理標志338個,專用標志使用企業1937家,保護地域覆蓋14個市州的111個縣市區,涌現出了瀏陽花炮、醴陵瓷器、安化黑茶、保靖黃金茶等一批知名地理標志產品,形成了一批優勢地理標志產業集群。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近800億元,15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有65個地理標志,年產值超過295億元,帶動就業127萬人。在推動地理標志保護運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我們主要開展了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將地理標志保護納入對市州績效考核、營商環境評價和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內容,相關舉措先后納入《湖南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和“十四五”規劃等工作部署。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專項先后投入1500余萬元支持開展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建設。
二是強化標準引領。成立省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先后制修訂41項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安化黑茶、永豐辣醬地理標志產品標準法文版、英文版發布實施。截至2023年底,全省擁有現行有效地理標志產品標準272項。
三是推動標志使用。積極開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近三年新增專用標志使用企業1607家,專用標志使用率從不足20%提升至目前的81%。自主開發建設“湖南省地理標志信息查詢系統”,收集展示地理標志及專用標志使用企業信息。
四是加強示范區建設。將保護示范區建設作為推動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的重要抓手,制定《湖南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召開全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現場會,組織對示范區開展分期評估。
五是持續擴大影響。組織金芒果地標節,引導企業參加國內專題展會,不斷提升地理標志產品影響力。古丈毛尖入選第二批國家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炎陵黃桃、沙坪湘繡、張家界莓茶入選全國商標品牌建設優秀案例。謝謝。
河南日報記者
去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7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28條重點產業鏈,形成“7+28+N”的產業鏈體系。請問在圍繞“7+28+N”產業群鏈建設,河南省知識產權局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河南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 劉懷章
謝謝你的提問。推動“7+28+N”產業群鏈規模持續壯大,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是河南新型工業化建設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們圍繞這一任務,實施“三個工程”,加快培育一大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專利的群鏈創新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加速形成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
一是實施重點產業鏈知識產權強企培育工程。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部署,圍繞重點產業群鏈的鏈主企業、創新領軍企業等,科學謀劃轉化項目,持續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效益,培育重點產業鏈知識產權強企。目前,共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320家,省級知識產權強企921家,實現了重點產業鏈知識產權強企全覆蓋。推動各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試點單位進入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截至今年6月底,登錄企業3723家,遴選預推薦企業3295家。
二是實施重點產業鏈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工程。按照“一鏈一策”建立健全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專利技術產業化推進機制,培育和引進一批彌補共性技術短板、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高價值專利組合,支持建設重點產業群鏈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組建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探索設立并運營重點產業群鏈專利池,推進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截至目前,我省規模為3億元的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已累計完成項目股權投資10個,涉及金額1.95億元。建成國家知識產權交易運營(鄭州)試點平臺并平穩運行,布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物農業2個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三是實施專利導航工程。選擇我省產業特色明顯、專利基礎較好的園區、產業集聚區開展專利導航工作。率先出臺省級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工作指引、評價指標等政策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專利導航政策支撐體系。2023年,新獲批國家首批專利導航服務基地5家,新認定省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8家,累計達到15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專利導航成果140余項,數字化成果2項,實施專利導航項目100余項,導航重點產業銷售額超千億元,為我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謝謝。
人民網記者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請問山西知識產權部門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山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武小勤
謝謝你的提問。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先后出臺《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和《山西省“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山西省知識產權局聚焦“高質量創造、高標準保護、高效益運用、高水平服務、高質量人文社會環境”五高目標,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全力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截至今年6月,山西省發明專利有效量達3.1萬件,較上年同期增長21%;有效注冊商標量達40.3萬件,較上年同期增長11.9%。為支持山西經濟發展轉型,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對新能源和現代裝備制造業兩個領域的企業提供專利預審服務,累計完成預審備案企業2698家,受理申請6549件,獲得授權4322件,發明專利獲授權周期從平均16個月縮短到2個月。深入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完成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點1.4萬件;上半年專利轉讓、許可3538次,同比增長40.7%。
圍繞10個重點產業鏈和1個專業鎮(定襄法蘭)開展專利導航,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繼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2024年上半年融資登記金額達6.7億元,同比增長13.8%。國家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試點建設取得新成效,試點建設兩年共辦理專利侵權案件259起,是試點前三年半案件總量的3.9倍。開展國家數據知識產權工作試點,與省法院、省檢察院、省發展改革委、省大數據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山西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在政務服務網上線運行。
下一步,山西省知識產權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扎實推動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一是持續激勵知識產權高價值創造,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創新活力;二是持續推進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化資源配置;三是持續強化知識產權高標準保護,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優良環境;四是持續提供知識產權高水平服務,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增效;五是持續建設知識產權高質量人文社會環境,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基礎性保障。謝謝。
法治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江西創新知識產權基層治理模式,正在探索知識產權基層服務站建設。請問目前有哪些成效?
江西省知識產權局二級巡視員 王小慶
謝謝你的提問。江西省知識產權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扎實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省里《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行動方案(2022—2035年)》,積極探索推進知識產權基層工作站服務企業新模式,圍繞重點產業和特色產業,按照“一標準+三貼近+三合一”要求,在全省各縣區建立了261個知識產權基層工作站,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向基層延伸,形成相互銜接、上下呼應的知識產權綜合服務格局,打通了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最后一公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我們在撫州市開展了基層工作站建站試點,實行標準化、規范化、模塊化的建站模式,在試點基礎上,形成可復制的經驗并在全省推廣。通過將直屬于市場監管部門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商標監管三項職能賦予知識產權基層工作站,實施“一個知識產權特派員+一個知識產權基層工作站”模式,專家特派員與企業聯絡員聯動,有效織就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一張網”。2023年撫州市探索創建知識產權基層服務站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二批典型案例。
知識產權基層工作站在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激發創新活力。通過基層工作站充分挖掘企業、園區的高價值發明專利,2023年,江西省新增專利授權6.0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萬件,同比增長19.9%。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13件,同比增長31.7%。全省共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351家。
二是提高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工作站作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的基層窗口、宣傳陣地、聯絡平臺、培訓學習等作用,為工作站所在區域服務對象開展宣傳培訓、法律咨詢、業務指導等服務。開展進企業、進園區、進校園,組織“知識產權萬里行”等宣傳活動803次,惠及企業2.4萬家,有效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水平。
三是強化保護力度。充分履行基層工作站的維權援助職責,2023年全省基層工作站配合當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706起,向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供違法案件線索568條。江西省查辦的專利侵權案件、侵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案件分別入選2023年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謝謝。
經濟參考報記者
加強專利技術轉化是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關鍵環節。請問在專利轉化運用方面,湖南都取得了哪些進展,又積累了哪些經驗?
吳峰
謝謝你的提問。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指導和支持下,湖南扎實探索專利轉化的“湖南”模式,加強供需對接,全省專利轉化日趨活躍,轉化運用效益大幅提升。三年來,我省專利出讓2.3萬次,受讓2.8萬次,許可5201次,被許可5219次,專利產品累計備案2346件。全省建設15所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實現知識產權轉化金額達20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三年總金額203.2億元,較前三年增長77.3%。2021、2022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均比上年增長14%以上,分別高于GDP增速3.2和8.3個百分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印發《湖南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召開新聞發布會和專利轉化工作推進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專利轉化運用工作,省委領導、省政府領導對此作出專門批示。5月27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7月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實施方案》,召開全省專利轉化工作推進會,部署開展專項行動,形成多部門聯合推動專利轉化的合力。
二是探索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建設和市場化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這兩個成功經驗。在全省建設15所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引導開展全鏈條知識產權管理,構建以高價值專利供給、高適度匹配對接、高效率轉化實施為核心的專利轉化全生命周期。設立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3000萬元,委托運營機構市場化運營,建立“誰評估、誰擔風險、誰處置”的風險分擔機制,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保險典型案例。
三是以“盤點”促“盤活”,推動專利加速轉化。我省于今年4月全面完成高校和科研機構4.2萬件存量專利盤點。工作過程中,我們堅持“邊盤點、邊推廣、邊轉化”,成功促成中南大學在盤點過程中實現2億元的專利轉化。
四是聚焦四個轉化端口,實施四個專項計劃。盤活做優技術供給端,實施高校和科研機構知識產權提質增效專項計劃,鞏固高校中心建設成效,在重大創新平臺“四大實驗室”開展科研機構知識產權中心建設。培育提升企業承接端,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企業成長專項計劃,開展中小企業專利分層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推廣。做大產業聚集端,實施密集型產業強鏈增效專項計劃,建設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組建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開展知識產權強鏈護鏈促進行動。優化平臺服務端,實施服務提升專項計劃,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和金融服務,組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一月一對接”和“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幫助企業對接更多優質資源。謝謝。
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
湖北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支點。請問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明顯進展?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程浩
謝謝你的提問。將湖北建成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殷殷囑托,也是湖北自身在國家中部崛起戰略中的定位。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我們連續三年獲評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優秀”等次。一批知識產權保護“湖北探索”“湖北經驗”在全國推廣。我們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行動。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新一輪機構改革,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成為省政府直屬機構。強化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與保護條例》立法進展有序,有望今年出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績效考核,省委連續4年將知識產權保護績效考核納入省級層面督查考核計劃,壓實各地區各部門屬地責任。制發全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2023—2025年推進計劃,充分發揮湖北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不斷增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合力。
二是大力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效能提升行動。開展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全省14個市、縣(區)獲批開展全國首批市域、縣域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強化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作,建立長江中游三省知識產權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武漢都市圈9地開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合作,“宜荊恩施” 4地知識產權部門、法院、檢察院強化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行刑銜接合作。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化水平,會同審協湖北中心共建全國首個省級知識產權技術調查中心,全國首批知識產權行政裁決所在湖北掛牌。
三是全面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優化行動。深入實施企業知識產權護航工程,支持112家創新型出海企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戰略布局和風險防范,建立“1+N”重點出口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分析報告制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基層,在全省知識產權密集的企業、市場、園區設立530余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為創新主體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全面推進“融站入所”,全省1320個市場監督管理所先后掛牌設立知識產權工作站,有力強化省、市、縣、所四級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下一步,湖北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家相關部署要求,進一步健全工作體系、完善工作機制、補齊工作短板,加快建設全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為中部地區崛起提供有力支撐。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專利產業化是助力中小企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請問“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安徽在以專利產業化為牽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都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有哪些考慮?
程胤
謝謝你的提問。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后,安徽積極響應,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印發《安徽省貫徹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重點舉措》,多措并舉、多點突破,切實推動專利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一是認真做好存量專利篩選評價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全部93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3.3萬件專利篩選評價工作,其中1.1萬件專利進入可轉化專利資源庫。按照“邊盤點、邊推廣、邊轉化”的思路,引導中小企業深度參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目前參與存量專利盤活的企業已超過8000家。
二是深入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聯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工商聯,開展“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截至目前,全省共舉辦專利轉化運用對接活動58場,推介高?蒲袡C構專利技術366件,發布股權融資需求48.4億元,79件專利實現產業化。
三是大力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鼓勵傳統產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技術升級迭代,形成專利密集型產品。截至目前,全省專利產品備案7430件,關聯專利3.1萬件,涉及新裝備、新材料、信息通信技術制造等多個產業。
四是加快實現專利技術價值。積極暢通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渠道,多種途徑解決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資金需求。今年上半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245.6億元,同比增長101.3%。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高價值專利組合質押融資,化解企業融資難題,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產業化十大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知識產權要素向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加快推進專利產業化進程,全面推動專利轉化運用。
一是持續推進54個省級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項目建設,不斷培育原創性關鍵核心專利技術,鼓勵將專利與標準相融合,促進高質量創造,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是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待轉化專利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通過專利開放許可、知識產權證券化等模式,盤活存量專利,加速產業化。
三是鼓勵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高新技術、專精特新企業備案專利產品,加快培育一批專利密集型產品和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知名商標品牌,提升重點產業規模效益。
四是加強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和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強化保障創新,助力產業強鏈增效。鼓勵構建重點產業專利池,促進產業協同發展。謝謝。
央廣網記者
湖北的地理標志數量很多,請問湖北發揮地理標志資源優勢,推動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方面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程浩
謝謝你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做好“土特產”這篇文章。運用地理標志制度助推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是做好“土特產”文章的重要途徑。湖北省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造就了一大批特色鮮明、品質獨特的地方特產,地理標志資源異常豐富。截至2024年6月,湖北省擁有地理標志產品165個,地理標志商標537件。為將地理標志資源優勢盡快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勝勢,我們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培育地理標志。實施荊楚品牌培育工程,支持各地依托地方特色資源申請注冊地理標志商標或認定地理標志產品。引導各地建立地理標志資源數據庫,有針對性制定實施地理標志培育計劃。發揮商標品牌指導站、商標業務受理窗口等積極作用,為培育地理標志提供優質服務。
二是加快盤活地理標志。落實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核準使用改革試點任務,為經營主體申請使用專用標志提供便捷服務,目前,全省獲準使用專用標志的經營主體超過2100家。建成占地1100余平方米的湖北省地理標志運營中心,集中展示全省地理標志,為產業培育發展提供一站式服務。
三是加大地理標志保護。大力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英山云霧茶示范區建設高分通過驗收,蘄艾、京山橋米、秭歸臍橙、赤壁青磚茶、潛江龍蝦5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籌建工作有序推進。加快構建政府監管、行業管理、生產者自律的地理標志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加大地理標志產品檢驗檢測力度,強化地理標志保護監管,嚴厲打擊地理標志方面違法違規行為。
四是持續提升地理標志品牌影響力。連續五年舉辦地理標志大會暨品牌培育創新大賽。在此基礎上首次舉辦鄂晉皖贛四地地理標志品牌培育創新大賽,以及長江流域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大會。制作《品牌湖北》《地理標志楚天行》電視節目,建成全省地理標志網上展館,開設《品牌湖北》網上專欄等,多途徑展示地理標志獨特魅力。通過一系列努力,湖北全省的地理標志產業快速發展。據統計,去年全省地理標志產值超過700億元,涌現出了潛江龍蝦、蘄艾、赤壁青磚茶等一批輻射力大、帶動能力強的地理標志優勢產業,在助力鄉村振興,增添區域發展動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謝謝。
荔枝新聞記者
中部地區地理標志資源豐富,能否請山西局介紹一下山西的地理標志工作?
武小勤
謝謝你的提問。山西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地理標志資源。近年來,山西省大力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和運用促進工程,發展地理標志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共有地理標志商標116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8件,其中“山西老陳醋”“吉縣蘋果”入選第一批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名錄,“吉縣蘋果”“萬榮蘋果”“平遙牛肉”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籌建名單,“大同黃花”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項目,“隰縣玉露香”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實施名單。這一系列地理標志正以獨特的品質特點宣傳著山西的物產,傳播著山西的文化,也提升著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
以“大同黃花”為例,種植規模已經達26.5萬畝,年產值達22億元。研發產品種類六大系列超百種,全產業鏈直接經濟效益超過40億元。僅“大同黃花”一項,就為主要產區常住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4100余元。在“大同黃花”這個金字招牌的引領下,積極拓展農業、文化、旅游三產結合,建成黃花主題公園,打造火山黃花田園綜合體,拓寬了黃花產品銷路,提升了品牌價值,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2023年,“大同黃花”獲評中部四省(鄂晉皖贛)地理標志品牌培育創新大賽金獎,“做強黃花產業,做優品牌經濟”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地理標志筑籬計劃、挖潛計劃和強基計劃,進一步完善地理標志運用促進支撐體系,全面推動地理標志與我省特色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助推鄉村振興和產業轉型發展。謝謝。
學習強國記者
我們注意到前不久,江西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江西知識產權金融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請問方案有哪些特點?江西在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方面還有哪些舉措,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王小慶
謝謝你的提問。江西省高度重視并加快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工作,近年來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保險和知識產權證券化等方面持續發力,2019年至2023年,全省年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從12億元增長到超過127億元。2023年,成功發行了全省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贛州經開區稀土鎢產業鏈專精特新知識產權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包括剛剛這位媒體朋友提到的《實施方案》在內,我們在推動知識產權金融工作方面的具體舉措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推進政策體系建設。江西省各相關部門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工作有效落地,先后制定出臺關于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工作的意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專項行動方案、金融支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若干措施等多項推動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省級政策文件,并指導全省11個設區市出臺了支持知識產權金融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省市縣(區)三級聯動,覆蓋質押貸款貼息、融資費用補貼、風險分擔和補償等多環節的知識產權金融政策體系。
二是積極開展金融創新。今年5月份,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版權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委金融辦、金融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江西省分行共同印發《關于推動江西知識產權金融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通過建立多方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加強數據共享、打造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快速通道、鼓勵創新知識產權金融產品與服務等一系列舉措,在降低融資成本、探索建立知識產權金融風險補償和質物處置機制等關鍵環節發力,強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保障,幫助企業更好地運用知識產權金融工具獲得創新紅利。2024年上半年,全省專利質押融資金額52.91億元,同比增長59.6%。
三是加強支撐優化服務。聯合省財政廳出臺專項資金實施方案,重點支持各地安排知識產權金融創新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和質物處置專項資金。對接有產權交易資質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打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質物處置通道。搭建全省知識產權金融聯盟,建立質押登記服務綠色通道。以上就是我們開展的工作,謝謝。
河南廣電記者
剛才提到了知識產權強省共建機制,去年9月河南省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了共建高質量現代化知識產權強省大會。請問一年來,河南知識產權工作取得哪些新成效?
劉懷章
謝謝你的提問,共建大會召開以來,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指導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知識產權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高質量現代化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頂層設計持續完善。省委、省政府多次調度督導、協調推動強省建設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持續將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省委、省政府年度重點督查督辦事項,納入對地方黨委政府的績效考核和營商環境評價。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共建高質量現代化知識產權強省實施方案》及工作要點。出臺《河南省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審議通過《河南省專利保護條例》修訂稿并報送省人大。
二是創造活力持續增強。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商標和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工程,不斷激發創新主體創造活力。截至今年6月,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8.8萬件,是“十三五”末的2倍;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201.9萬件;培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6個、地理標志商標113件。評選表彰了4屆省專利獎,累計獎勵中國專利獎、省專利獎獲獎專利2697萬元,獲獎項目在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上實現突破。
三是運用效能持續優化。國家知識產權交易運營(鄭州)試點平臺建成并平穩運行,布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物農業2個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成專利導航服務基地15家,導航重點產業銷售額超千億元。“西峽香菇”“靈寶蘋果”等8件地理標志產品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名錄。
四是保護能力持續提升。持續深化知識產權行刑銜接,加強對重點領域和區域的行政執法力度。多部門聯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省內十市、晉冀魯豫四省十八市執法協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建設新鄉、洛陽2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鄭州(創意產業)、漯河經開區(食品)、禹州(鈞瓷)3個快速維權中心,建設“信陽毛尖”等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2023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82.53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五是服務質量持續提高。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320家,較“十三五”末增長2倍。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5個、試點示范縣(區)7個。充分發揮專利審協、商標審協“雙中心”的資源優勢,聯合培育了200余家創新型企業和“黃河”“鯤鵬”“唐宮夜宴”等重大項目、品牌。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建成各類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83個,服務全省各類經營主體100余萬家(次)。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貫徹局省共建大會精神,落實共建方案重點任務,緊盯知識產權強省目標定位,持續優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高質量現代化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在我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新征程上奮勇爭先。謝謝。
郭雯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提問就到這里。感謝出席發布會的各省知識產權局負責同志,也感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加快推進中部地區崛起意義重大,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部地區各省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做好知識產權工作,助力中部地區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6號 郵編:100088 電話:010-82803888-6002 郵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5001074號-6